育 |
教育 秀洲區全面聚焦“均衡”、“內涵”、“個性”三大發展,不斷拉高標桿、攻堅克難,全力建設秀洲“美好教育”,不斷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步伐,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和幸福感。秀洲區共有幼兒園(法人單位)38所,在園幼兒數16276人;小學9所(法人單位),在校生29769人;普通中學16所,在校學生12903人。義務教育普及得到鞏固,小學、初中入學率和鞏固率均達到100%,初升高比例達到97.87%,幼兒入園率99.1%。師資隊伍不斷加強,全區共有中小學(幼兒園)專任教師3825人,其中普高149人、初中934人、小學1698人、幼兒園1044人,合格學歷人數占比100%。中學、小學中級及以上職稱人數分別為746人和929人,分別占專任教師數的79.9%和54.7%。其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2757人。全年教育經費總投入11.24億元,生均投入2115元。列入年度區政府投資計劃實施類的中小學新建、擴建、維修項目開工在建20個,完成投資2.6億元。列入年度區民生實事工程的幼兒園擴容工程6個建設項目,完成投資7000萬元。 科技 全區R&D經費支出14.3億元,同比增速32.9%;R&D占GDP比重達到3.05%。企業研發費加計扣除金額達12.7億元,同比增速104%,增幅居全市第一。全年完成技術交易總額33.53億元,居全市第一。 全區成功創建省級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1家、市級1家,市級以上綜合體總數3家;綜合體總數、省級以上數量均居全市第二。新增省級海外創新孵化中心1家、市級孵化器2家,區級及以上孵化器累計達14家,其中省級以上孵化器4家,數量居全市第一。新增3家省級研究院,累計16家,新增4家省級企業研發中心,累計49家,新增13家市級研發中心,累計117家。新認定省科技型中小企業117家,累計492家。新認定高成長科技型中小企業22家,累計66家。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1家,累計172家。成功舉辦航空航天、人工智能百人會等科創項目路演活動10場,吸引了54個項目落戶秀洲。新入選“省萬”2人、省級海外工程師11人、市級海外工程師4人。 |
人才 全區引進大學生數12457人,其中高層次人才738人。加大高層次人才智力開發力度。全年引育“創新嘉興?精英引領計劃”領軍人才19人,市級領軍人才累計136人。培育壯大專業技術人才隊伍,全年共核準公布各類專業技術資格初級610人,中級332人,高級150人。強化博士后工作平臺建設,設立省級博士后工作站2家,累計設立7家。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,全年新增高技能人才1696人。 文化 秀洲區全面推進城鄉公共文化設施布局、服務提供、隊伍建設的標準化、均衡化工作,順利完成各項創建任務。大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衡化、一體化、優質化發展,目前,五鎮二街道共有7個綜合文化站,其中特級站3個、一級站2個、二級站2個;村級文化禮堂建成113個,實現了行政村全覆蓋;建成城市文化家園7家,實現城市社區全覆蓋;鎮級圖書分館7個,智慧書房7家,禮堂書屋10個,農家書屋113個。全區共有省級文化強鎮3個(洪合鎮、王江涇鎮、油車港鎮),省文化示范村12個。積極構筑“一圈兩帶”的文化產業發展空間格局,擁有江南傳媒文化創意產業園、智富文創園、上海交大慧谷文化創意產業園等文化產業園區。全力推進秀湖全民健身中心、嘉興市文化藝術中心等一批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建設。創新建立“駐鎮文化師”制度、文化館“駐鎮工作室”制度、文化館和圖書館總分館制度。 秀洲區是文化部首批命名的“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”,2001年被授于全國唯一的“秀洲?中國農民畫藝術中心”,2018年再次獲評“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”。有850多幅作品在國家級和省級的美展上獲獎,有130多幅農民畫作品被中國美術館等國家展館收藏,并遠赴美國、法國、德國、英國、日本、南非、斐濟等10多個國家展出。不斷推進農民畫“兩個基地”(農民畫創作基地、農民畫后備人才基地)建設,目前共有農民畫創作基地7個,農民畫后備人才基地26個,作者120余名,初步構建起秀洲農民畫發展的“五大體系”。秀洲農民畫代表人物繆惠新老師被譽為“東方畢加索”。 秀洲區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個(京杭大運河—長虹橋、王店糧倉群),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個(新城街道皇墳山墓群、王店鎮朱彝尊故居、油車港鎮魚池匯橋、新塍鎮吳家浜遺址),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2個,市級文保點89個,文物登錄點179個。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個(網船會),省級4個(秀洲農民畫、七月七香橋會、紙涼傘燈彩、新塍傳統糕點加工技藝),市級17個,區級26個。涉及民間文學、傳統音樂、傳統舞蹈、傳統體育(游藝與雜技)、傳統美術、傳統技藝、民俗等7大種類48個項目(不重復統計)。有各級傳承人41名,其中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5名,市級14名,區級22人。省級非遺教學基地1個(民間繪畫傳承教學基地:磻溪小學教育集團),市級1個(剪紙傳承教學基地:王江涇鎮金躍小學),區級8個。省級傳統節日保護基地1個(秀洲區民主村),省級非遺旅游小鎮2個(油車港鎮-農民畫、新塍鎮-傳統美食),省級民俗文化村1個(王江涇鎮民主村),省級重點文化節慶1個(秀洲?中國農民畫藝術節)。 秀洲區積極探索本土文化與旅游融合的新路徑。深化文旅融合,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,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和嘉興運河文化省級旅游度假區建設。鄉村振興文藝作品《村里的畫室》作為浙江省唯一選送作品榮登全國第十八屆群星獎舞臺。秀洲農民畫分別赴芬蘭、斐濟進行海外專展,開展“一帶一路”文化交流。健全新手培育、作者簽約、作品登記、版權交易、授權經營服務鏈,創意、設計、開發農民畫系列文創產品。與油車港農民畫小鎮建設聯動,建設農民畫人文旅游景點、線路和特色鄉村民宿、農民畫研學體驗旅游等,加快推動以農民畫為主題的文旅產業跨越發展。
|
農民畫藝術中心 | 農民畫藝術中心大展廳
| 排舞大賽
|
|
健身騎行活動 | 花樣跳繩表演 |
教職工運動會 | 女子體育節 |
|
吳儀視察合作醫療 | 新安國際醫院 |
|